从一份发展报告看手机门禁的趋势

令令开门的这些年

  2012年,呤云科技的前身大连智慧城科技正式成立,公司推出第一款手机门禁产品“叮咚开门”,标志着业界首个手机开门解决方案的诞生,该方案支持蓝牙和远程开门,同年,公司全年销售额突破五百万。

  2013年,国内迎来O2O的井喷狂潮,各路资本纷至沓来,越来越多的同行效仿,市场环境变得恶劣,不少厂商被迫采取“低价竞争”策略,产品质量层次不齐,公司在严峻形势下决定保持自我,只专注于手机门禁技术和方案的研发,同年,推出蓝牙和WIFI并存的解决方案。

  2014年,公司安全度过“严冬“,第一个百强企业万科落地合作,行业首个二维码门禁解决方案正式启用。

  2015年,公司品牌正式更名为“令令开门”, 原大连智慧城科技亦正式并入深圳市呤云科技有限公司,新品牌的启用,也标志着令令开门手机门禁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同年收获中国安防网上海安博会《创新产品技术证书》、“中国安防十大新锐产品奖“等多个重要奖项。保利、卓越、远洋等多家地产集团与令令开门展开合作,是年,令令开门销售额超过千万。

  2016年,令令开门推出八大行业解决方案,并大获成功。

  7月,令令开门发布了首个《手机门禁行业解决方案白皮书》。

  8月,令令开门V3版本发布,新版本同时支持蓝牙、WIFI、二维码、IC、NFC五种开门方式。

  与华为深度合作,助力HiLink智慧家庭生态建设,打造“全光网+社区云平台”的新型智慧社区。


从手机门禁的起源说起

  一直以来,我国智能门禁的应用与房地产发展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下,各地商业房地产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建设,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这里都少不了智能门禁的身影。

  在早期的社区、写字楼建设中,密码型和门卡型门禁一直是门禁市场的主力军,一方面由于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另一方面则是安全性尚可,因此在当时备受欢迎。

  近年来,随着安防大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用户对体验需求的提升,密码门禁、卡片门禁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也逐渐暴露,其中,门卡的携带麻烦、朋友来访不便成为众多用户频繁反馈的难题。

  移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了门禁一次更新换代的机会,以手机为核心的手机门禁系统应运而生,由于智能手机自身具备的便携性和互联网属性,这使得手机门禁特色鲜明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此外,它还彻底解决了传统门禁权限无法实时管控、访客不便管理等重要问题。

以万科、恒大为代表的 “尝鲜团”

  2012年,令令开门率先推出业界首款智能手机门禁,产品无论在功能性还是品质方面都是业内过去所没有的,所以一经推出便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2013年,国内“O2O“模式集中爆发,其中就包括了与智慧社区相关的社区O2O,出于对物业服务体验的不断追求,国内知名地产巨头万科采购了数台令令开门设备,在令令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双方完成了万科物业APP对接令令手机开门的工作,这也是万科APP睿服务的“雏形”。

  在万科技术人员的仔细测试后,他们认为令令手机门禁的体验度和便捷性超过以往类别的门禁产品,对令令开门的产品表示了认可,并相继采购了上千台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旗下小区。

  很快,越来越多的地产和物业公司了解到了手机开门,通过万科或者其他方式找到了令令开门,恒大、保利、中海、远洋、卓越等地产、物业集团相继采购了令令开门的智能门禁产品,并将自家的物业APP对接了令令手机开门功能,手机开门几乎成了物管类APP的标配。

“手机门禁+房地产“成房产行业趋势

  据令令开门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令令开门与去年1-6月同比增长150%,后台数据增长120%,落地项目数新增200余个,客户数远超同期,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与前两年以社区为主的客户构成不同,现如今,包括校园、智慧园区、仓储在内的客户群体也在激增,种种迹象表明,手机门禁的时代已经到来。

  手机门禁的兴起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方面,得益于电子制造工艺的不断提升,手机开始大规模普及,加之手机应用技术的不断拓展,移动端业务不断扩展,用户手机端应用习惯已经养成。另一方面,互联网与线下服务深度结合,为用户提供移动端的便捷服务,社区APP的需求扩大化,手机开门嵌入后,提高APP用户的使用黏度,可为小区、办公楼等场地出入提供高品质的安全防护。

  伴随着手机门禁技术的发展,手机开门的体验也越来越好,无论是安全性还是便捷性,手机门禁较传统的刷卡门禁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远程授权、权限实时管控方面,此外,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今天,通过手机门禁有效统计的出入数据将有利于物业或政府公共部门对出入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

  可以看到的是,“手机门禁+房地产“已成行业趋势,未来,手机门禁无论是销量增长还是应用场景的延伸都将是大势所趋。

分享到:
上一条: 手机门禁技术创新的七大标准
下一条: 指纹识别门禁存缺陷 手机开门技术弥补